當大家都在討論蘇花高應不應興建時,其實我們可以從另一角度來思考,因為現在花蓮內部的地方建設,還有許多需要去規劃與建設的。


例如說花蓮內部的大眾運輸工具,現在都是依靠客運來運輸,但是花蓮客運不但班次少,路線也不多,使得大部份花蓮人都是以自己開車為主,到了假日、外地車一湧入,往往就造成市區嚴重塞車。

因此當地環保團體和學者,就提出興建輕軌電車的規劃,不但可以改善花蓮的交通,縣內方便的交通網絡,也能吸引更多觀光客、以及不開車的自助旅客到來,而且興建經費預算、只有蘇花高的3分之一。

左等、右等,20分、半小時、一小時過去,等待已久的客運總算到來,看看時刻表,在花蓮每等一班車,差不多就要等上1個小時,讓選擇搭乘大眾交通的花蓮人,是少之又少。

地方政府補助的不足,讓花蓮客運、也是花蓮當地唯一的大眾交通工具,在班次和路線的規劃上,都難以增加改善;大眾運輸系統不完善、也讓原本道路規劃只有2線道的花蓮市區,交通時常大打結。

原來的縣內交通、就無法消化,如果蘇花高一旦興建,假日引來的大小車輛,勢必又會讓原來就相當擁擠的花蓮道路、更為雪上加霜,因此花蓮當地學者及環保團體,就提出以輕軌電車、取代高速公路的規劃構想。

根據學者的規劃,花蓮輕軌電車可以花蓮位於六期重劃區的舊火車站為中心點,以北經過七星潭、機場、太魯閣國家公園,南可達南濱、海洋公園、及鹽寮,西則可往吉安新火車站、分兩條路線往鯉魚潭以及東華大學和壽豐鄉,總長約70公里,預計則在210到410億之間,只有蘇花高1295億、不到3分之一的預算,不但可改善花蓮交通,也可結合旅遊發展。

仿傚國外成功的輕軌電車案例,為花蓮量身訂作最適切的硬體設施,而不是一味複製西部高速公路的建設,如此也才能讓花蓮、發展出順應現今環保趨勢、而又不一樣的特色與未來。

孫祖儀 謝啟泉 花蓮報導

 

http://www.newdaai.tv/?view=detail&id=41109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ndora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